Search

打我懂事起,老家旁便種有一大片青竹,再往上爬又是一整座桂竹林,每年夏天的透早便跟著阿公走過長長的吊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打我懂事起,老家旁便種有一大片青竹,再往上爬又是一整座桂竹林,每年夏天的透早便跟著阿公走過長長的吊橋,穿越綠意重重的森林,來到竹影搖曳的園子,在清晨的第一道曙光射進林間之初,阿公便戴起斗笠、撩撥著竹叢間的落葉和泥土尋覓剛出土的筍尖,然後便舉起筍插將鮮嫩的竹筍一一挖起。還是小蘿蔔頭的我則任意挑選一株自己喜歡的竹叢,坐在它身旁,接受林蔭下的照拂,聆聽清涼的山風吹過竹林,竹葉婆娑的聲音,以及竹節碰撞所發出的「喀啦喀啦」的聲響,宛如用竹片削製而成的風鈴,音質清脆悅耳,在等待阿公回家的召喚聲中,享受著來自大自然的美妙樂章。

竹之於莊稼田家,屬於生活的尋常作物,多半是實用取向,食衣住行都能用得上它。既沒有文人騷客的雅趣意境,亦沒有蘇軾「無竹令人俗。」、東晉書法家王徽之「何可一日無此君」、張潮《幽夢影》文中:「竹以子猷為知己」⋯如此這般的情韻況味;更非傾慕明散文家唐順之所謂不阿富貴、不逐繁華的竹之高節。每每走出竹林,總要跟著老人家利用山溝裡的溪水清洗ㄧ支支沾了泥土的竹筍,然後削去纖維較粗的根部,裝入袋中秤好斤兩,便和弟弟提著一袋袋整理好的竹筍,捱家捱戶兜售這些新鮮竹筍。

因此,於我而言,竹是最普遍尋常的生活材料;鮮嫩的筍子則是最熟悉不過的季節食材。蒜頭辣椒炒嫩竹筍是最普遍的農家風味料理,曬成筍乾、醃製酸筍或脆筍煮排骨湯、燉紅燒肉⋯每一道都是在地的農村料理,特別是當令的綠竹筍爽脆清甜如水梨最適合涼拌,蘸上少許美奶滋抑或是蘸著蒜香醬油都是人間美味。

竹,伴隨我走過童年的夢,又或者是一直夢著的童年,是回憶裡抹不去又稍縱即逝的斑斕,也是日常生活的美好餵養,載着我天真爛漫的遐想和夢幻,飄向更遠的地方,雖不完整,却從來未曾蒙受半點塵埃。

🍳【涼拌綠竹筍】食譜小記:

🍁[食材]
綠竹筍4-5斤(約2支1斤)、辣椒1根、洗米水適量、清水適量。
🧂調味料:美奶滋

🍁[作法]
1、綠竹筍洗淨,切除筍尖,在中間筍殼上劃一刀(方便食用時剝殼)。
2、加入略淹過竹筍的洗米水與清水,投入ㄧ根辣椒,蓋上鍋蓋冷水開始煮至沸騰,調整火力保持微滾的狀態續煮40-60分鐘(視筍子大小調整),直到筷子可輕鬆穿透根部便是熟成了。
3、撈出竹筍冷水沖涼並清洗乾淨,待涼透後用保鮮膜一一包覆或置於保鮮袋保存,盡可能在3天內食用完畢。
4、食用前剝去筍殼,削除根部纖維較粗的部份,切塊盛盤,擠上一碟美奶滋即可上桌。

🦉貓兒小叮嚀:

1、若是希望延長保鮮期,可至浸泡於冷開中一起冷藏保存,但請務必每日換水。
2、無法在賞味期限食用完畢的筍子可以切絲凍存,加入蒜蓉、辣椒炒食美味不打折。
3、美奶滋盡可能另外用小皿盛裝,如此,筍塊若未食用完畢也能得到較好的保存。
4、用洗米水和辣椒(整根不切)烹煮竹筍目地是去除澀味,讓筍子風味更加鮮嫩清甜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經歷與獎項:《文。旅》食譜專欄作者、《懷舊餐桌》食譜書共同作者、愛料理網站食譜作者、百味來私房料理比賽冠軍、淬釀醬心獨具全菜單挑戰賽創意人氣獎、史雲生清雞湯食譜募集優選、普格義大利麵醬食譜募集優選......等大大小小料理獎項。
7貓2奴隱居於山城下的小村落,一手作畫一手作菜、分享植氣生活與節氣料理,用食物凝聚情感,治癒疲憊的人生。將日常點滴匯聚成生命的長河,在「貓兒食堂」與各位一起學習與成長。
View all posts